社区公共空间更新 | 高颜值与气质的公共文化空间 | 私属公共空间的利用与激活 | “轻”的设施改造与“强”的场所创造 |“融”书房
1 背景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大力推进,南京市公布了其大都市圈计划。选址在南京江北,与安徽滁州紧邻的南京北站,必将成为长三角交通体系的重要节点。在其北部,三条轨道交通构成的车辆基地以及东侧穿过的宁滁铁路,使得其上盖开发成为节约用地、带动区域发展,创造城市节点,实现空间赋能的必要策略。
2 概念
总体范围约1.88平方公里的设计区域充满挑战。以“空间复合、标高整合、城市融合”为策略的城市设计技术,使得大范围错综复杂的市政条件、车辆段技术要求、控规发展准则得到一体化解决。“空间赋能、活力创造、场所营造”,使得整体区域成为一个具有优雅界面、鲜明标志、活力场域及面向未来的城市功能区域。
宁滁线北斗园站的富有想象力的形式与盖上综合设施完整融合(站城一体化),创造了一个具有鲜明门户感的城市意象——“宁滁之云”。
3 技术
空间复合体现:
A) 在9米板上车库利用。15米板上住宅、商办的经典叠合。
B) 车辆段咽喉区上盖利用为低、多层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C) 试车线上部利用为学校高架操场。
标高整合体现在:
A)利用东侧宁滁线北斗园站站厅层,两侧城市开发边界、朱家山河堤顶路、车辆段常规库顶标高均相对一致,成为盖上基准标高,从而实现有效率且减少工程量的市政路网标高组织。
B)白地标高保证车辆基地底部与南部开发区域及华宝路衔接得当。
C)慢行系统利用不同区域基准标高自然衔接,形成有效且富有趣味变化的路径。
城市融合体现在:
A)自东侧宁滁线利用盖上混合开发区域逐步向西、南与西侧朱家山河景观带融合,标高变化的过程亦是城市融合的过程。而盖上中部区域成为区域活力中心,并为东侧北斗园产业、居住地块服务。
B)宁滁线站点、地铁站点、公交枢纽被带状公共空间宛如“珠链”般串联,缝合起城市慢行系统节点,使城市公共空间有节奏地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场所体验。
4 形态
整体形态是由规整有序的盖上方形网格与曼妙自然的边界带状要素的结合与对比。
北部盖上中央区域是由完整体量的社区中心及周边商办建筑形成的综合公共空间,衔接起东、西区域,成为“宁滁之云”。
华宝路东端,2幢150m高塔楼与南北带状“珠链”中部的天桥形成一个节点环状语素相同的门户节点。
两侧曼妙的带状空间既是上盖的绿坡。又是河畔公共服务设施的屋顶。
5 总体
由车辆段基地复杂的机能、技术要素,基于现状的市政标高信息以及未来综合开发的愿景,审慎而又有想象力的策略是城市设计的出发点,而具有引导与发展,务实而有克制的想象,多元而又融合的城市复合空间节点创造使之成为南京都市圈中TOD 开发的重要样本。
项目地点:中国 江苏省 南京市
基地面积:16258hm²
建筑面积:1886172.6m²
设计时间:2021.06-至今
合作单位:SUCDRI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