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02-982.jpg 1-209.jpg
分享
Share

《解放日报》整版深度报道
小区活动室改造,面积缩小,功能和颜值却翻倍,怎么做到的?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丹韵 陆安诚


保留,而不是迁移

南邻中山公园、北接苏州河、背靠华东政法大学,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华院小区较高的宜居指数。

第一次来到小区勘察时,设计师陈嘉炜对此处的自然环境印象深刻。

小区建造年代久远,缺乏公共活动空间。要说活动室,其实也有。小区入口处的中心绿地边,坐落着一幢破旧的平房。这栋长条形的板房一度被居民戏称为“工地建筑”,平日里供居委会办公使用,兼具活动功能。对内,空间拥挤局促,一个长桌挤满6个工位;对外,紧靠小区垃圾站、公厕,使用感受并不舒适,整体利用率较低。

陈嘉炜的更新任务就是这栋板房,但他被绿地吸引了。

这是一片小草坪,周围有几棵大树,整体朴素至极。它被破旧的房子、垃圾站、停车位等消极空间所包围,没有显出本来的休闲价值。

站在草坪上望向居民楼,由近及远,能清楚地看到草坪地面线、树木树冠曲线、老房子屋顶线、高楼轮廓线等不同层次的天际线,它们层层叠加,通向蓝天,构成城市的立体图景。

此时,跃入陈嘉炜脑海的不是房屋设计,而是周边环境——或许比起房子本身,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更重要的是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

房屋的设计图,很快就画完了。不同以往的是,陈嘉炜确立了几项大原则:

不扩大建筑占地面积,新的公共空间未必要通过扩张来完成;

完整保留草坪,不多占一毫一厘;

留下毗邻旧屋的几棵大树,不做任何移植和修剪

这些制约条件看似为更新增添了难度,但换个角度,其实是把原本不起眼的草坪、树木、天空等周边环境,都纳入人的活动视野。景与屋若相得益彰,自然环境反倒成为狭小活动室的外延,增添新的风景。

改造完成后的华院邻聚荟,是一幢长条状的木屋。一眼望去,木质屋顶搭配四面落地玻璃,与阳光、草坪融为一体,外形像一座缩小版的现代美术馆。其一大亮点,正是原本的大树。

原来木屋顶面被做成一道缓缓的斜坡,四周有木质围墙,意味着屋顶也可供人活动使用。斜坡的一个小角打开缺口,一棵大树破顶而出,邻近几棵树木的树冠垂落在屋顶上,恰好给人提供遮阴的风景。

坡顶天台上,设计师精心做了分区,有的区域呈现台阶状,可坐下赏景,也可作为观看演出的阶梯座椅。有的区域空旷,可安置户外活动设施。

还有分区用的木质围墙,颇有厚度,形似长长的吧台,可摆放饮料、电脑,适合人们在天台上闲聊、工作或独自发呆。

这个坡屋顶的角度、高度,并不是拍脑袋想的。设计团队一一测量邻近几棵大树的高度,取树木主干发枝高度的中位数4米,由此定下屋顶围墙最高处标高为6米,从6米逐渐下降到4米。当人站在天台上时,恰逢树冠垂落,斜出枝丫,在眼前摇曳生姿。

本来并不起眼、未经修剪的大树,忽然变成景中题眼,本来朴素的草坪成为木屋的延伸。

站在小小的屋顶天台,遥望一层层天际线,仿佛能与城市对话。


缩小,而不是扩张

因地制宜做“减法”而不是“加法”,说起来容易,但需要精心思量。

不可思议的是,木屋的室内占地面积,实际上比原本的平房更小。原来,木屋被刻意分成几个独立方块,中间空出了几条通道,室内面积小了。

破出屋顶的树,其一楼区域就像一个开放的“树下庭院”,剩下的室内面积又小了。

每一组方块多出一圈江南特色的檐廊,长长的檐廊是遮风避雨的半开放空间,但如此一来,实实在在的室内占地面积更小了。

缩小了室内空间,却让人感觉明亮、宽敞,甚至更加好用。这是为什么呢?诀窍在于“打开”与“复合”

前期,居委会多次与居民沟通后,列出了居民的需求清单

小区有约14个文化团队需要活动场地;

希望有一个宽敞的阅读空间;

期盼能用好草坪,增添座椅,在草坪上晒太阳。

此外,这栋房屋还要兼具一些服务功能,如成为居委会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快递柜安放处、宣传栏标贴处等,原人防通道入口也得保留,不能动。

如果清单上的每一个需求都用独立房间来满足,那么扩张十几倍都不够。最好的办法就是空间复合利用

半开放空间给予了无限可能。

比如,木屋正对草坪的檐廊下,是与建筑连成一体的木长椅,足够容纳近百人同时就坐。

记者采访时正巧看到几位居民,三三两两坐在长椅上,一边望着草坪,一边晒着太阳,长椅还有足够的空间让居民摆放随身物品。

中间的方块,是一座独立阅览室,三面玻璃,通透明亮。中间岛台可展示书籍,也能作为活动桌。沿着四周设计吧台和书架,侧墙使用现在十分时髦的导轨电线。长长的导轨上,插座头可滑动到任意位置,插座头数量也能任意增减。

这间阅览室,与滨江的望江驿颇有相通之处。木质屋檐下,落地玻璃引入景色和阳光,低头看书或办公,不逊于网红咖啡馆的景观位。除了阅读、休闲,中央岛台的设计,还能用于编织、剪纸等各类活动。

最大的一个方块,是多功能大教室。顶部玻璃直接引入阳光。

随着桌椅摆放组合方式不同,可变身为会议室、教室、舞蹈室、活动室等。平日里,它被用于开会、人员接待、党群活动、沙龙座谈。按预约时间轮流使用,可满足14个文化团体的活动需求,从静态的书法到动态的时装、舞蹈。

其中一个机关是侧墙屏风。正面看,一排屏风贴着各类居民活动照片、宣传内容,适合党群活动和办公开会。

把屏风翻转过来,反面则是落地镜,适合文体艺术活动。

室内公共活动面积,其实从原本的20平方米拓展到了60平方米。而居委会办公室放置在另一头的小方块中,没有扩大面积,仍是6个工位,但经过设计,不再显得局促。

半开放的长檐廊一角,安置快递柜、宣传栏还绰绰有余。通往顶层天台的楼梯边,有个夹层空间,那里是儿童活动区,可打造各类亲子活动。

有时候,室内空间正在举办活动,几位居民想找地方聊天、发呆怎么办?办公人员想个别找人谈点事情怎么办?长长的檐廊、树下庭院、整个屋顶天台,四处都是景观位,都能找到形似长椅、吧台的休闲处

打开后的空间,反倒有了更多自由分割和使用的场景。每一处转角,都能见到日光洒落、眺望绿植和风景。

“幸好是这样设计的。”一位街道工作人员感叹。

虽然前期已有居民调研与沟通协商,然而眼见工程启动,有些居民仍然不放心,再三找街道和居委会确认——草坪会不会动?绿化会不会挪?房屋占地会不会扩大?新屋的楼层数会不会增加?采光会不会受影响?车道会不会被侵占?

项目团队反复沟通、解释,确保这些要素不会改动,居民这才放下心来。这样的非传统空间,不以一间间屋子的面积来衡量。它与自然融合,与空气、阳光、植物呼应,在各个环节和功能的灵活互动中呈现价值。

“社区更新项目的难度正在于此。”陈嘉炜说,比起白纸上的设计,社区项目需要更多考虑复杂的本地环境、既有条件、居民诉求、不同群体的功能样态等。


不动声色的友好

如今,居民亲切地称这座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的邻聚荟为“小木屋”。有些细节,居民并未意识到它们的存在,需要设计师点破。

比如说,天台分区用的木围墙,一方面可做吧台,但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儿童攀爬。安全隐患怎么解决?如果增加铁丝网,不仅破坏整体美感,而且仿佛一种心理暗示:此处不开放,不可达。

设计师没有使用额外的拦网,一个巧思解决问题。常规围墙立面,本应垂直于地坪。但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围墙的一面被做成“反斜坡”,立面反斜45°,与地坪形成锐角,极难攀爬。

户外一体化的长木椅,其立面与地坪也是反斜设计,这样坐下来时,人们可以把双脚往里收,坐姿更加自由。

通往儿童友好区的楼梯每一级台阶是不同的颜色,富有童趣。扶手高度经过精细测算,满足老年人和孩子上楼梯的需求,楼梯另一侧墙上,还贴了攀爬专用的抓握小道具。

也有一些细节,是为人的观景而设计。

比如长长的檐廊,按常规,几个长条木板横铺,省力省成本。但檐廊没有横铺。屋檐刻意用短木板纵向铺排,木板的纵线条引导人的视野延伸向绿植繁茂的远方。

采光细节也有一番讲究。建筑整体玻璃为主,光线通透,天气晴朗时,白天室内几乎不用开灯。当人从室内往外观景,眼睛不会受到强光刺激。如此安排,既节省能源,又照顾人眼的舒适。

在这里,没有一根线条是浪费的。前庭的房檐仿如风景画的画框;纵向的木板走向和地板一致;压低的槽口内藏灯光,用于晚间户外照明;就连室外楼梯,也将头顶穿过的电线融入景框中,显得杂而不乱。

设计师解释,中国的传统审美偏向线条,如书法艺术,充分体现线条之美的魅力。他希望从细节上能照顾到弱势群体,从美感上又能融合中国传统神韵。

如何让公共空间产生持久的、不动声色的友好,这是一项考验。“别看面积似乎小,耗费的心力不亚于一座博物馆。”陈嘉炜说。


未完待续

去年,小木屋建成,但因种种缘故,活动不多。近日,大地复苏,春光明媚,“河边居所·粟上海华阳路街道艺术项目”在华院邻聚荟准时开课。

第一节课邀请了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居民。他们带着对华院小区的回忆,在插画师的指导下进行绘本创作。

有一位阿姨画的是自己在华院小区的一生,她在这里出生、读书、结婚、生子。她说:“你们开启了我创作的热情,我回家还要接着画。”

也有居民画的是小区里的休闲生活:晴天,居民们在草坪上晒太阳、散步;小朋友下课后在这里玩耍;邻居们吃完晚饭后闲坐聊天。

一位叔叔记录了小区近40年的变化,从最初小区入口处的一排矮房,到如今新建的小木屋,最后写上“未完待续”。

有一位阿姨,浪漫地用老公送的红玫瑰花瓣装点绘本,她的绘本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结婚时用的缝纫机、自行车、喜糖等。

小木屋刚刚建成时,漂亮的空间引来赞叹,有人感叹“像小型美术馆”。而如今,它在常规功能和公共活动之余,真的承担了艺术功能。通透、敞亮、开放的空间设计,让这里有了更多可能。不少社区项目陆续相中了它,如“家园”“新邻居”“华院植物图鉴”“我与苏河的故事”“华院夜校”等活动和艺术课程,陆续定在这里。

下午,斑驳的阳光透过树枝,沿着小木屋的墙慢慢移动。光在动,时间在动,人在动。

过往故事落在心上,渐渐诉说着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一位阿姨坐在廊下晒太阳,被记者问到使用感受时,她说:“空间比起以前,比较开放,这里坐坐很舒服,心仿佛也打开了,很适合聊天。”

让居民互相交流而不是互相防备,好的空间本身就有引导作用。

华阳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说,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初衷,不只是为了改得漂亮。美,更重要的是过程。“希望公共空间打开的同时,可以为小区居民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活动场地、协商自治的契机。”她说。

好的设计与更新,归根结底就是一条准则:重新梳理、激活人与人的良性关系,重新衔接、打通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开放是为了更好的凝聚。


【专家对话】

有限条件下的最好

记者:日前,“2022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结果揭晓,在来自全国的上千个案例中,最终评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20个。华院邻聚荟作为上海得奖案例,成为全国顶尖的20个之一,可见在全国平台上备受认可。您作为大赛评委会主席,觉得这个社区项目亮点和价值究竟是什么?

蒯大申(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评委会主席):华院邻聚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尊重本地资源,避免对环境的扰动。尤其是不占用绿地,避让大树,让它们自由生长,反而成为一道风景。此外还利用自然采光,运用借景的手法进行更新改造。

“避让”和“尊重”,非常难得。

小区建造于上世纪末,自然生态不算特别高档,草坪比较朴素,大树也并非名贵品种,许多小区都有。在没有经过设计之前,它们都不太起眼。如何尊重在地环境,让它们成为加分项,而不是障碍物,这样的思维值得借鉴和推广。

此外,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些人性化细节。一个社区空间项目能把细节照顾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

记者:打开空间,复合利用,以小空间满足大需求,这也颇有启迪意义。

蒯大申:确实,城市寸土寸金,如今想要通过新建、扩容的方式,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难度很大。原有的小空间如何灵活使用、复合功能,恐怕是未来大势所趋。

记者:其实如果作为展览馆、美术馆来看待,这样的空间并不让人意外。但它浓缩在一个小小的社区项目里,就显得比较突出。

蒯大申: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举办至今已有5年。我们看了各式各样的公共文化空间。评选本身就做了类型区分。在文博类中,既美又好的大建筑不少,但基层公共服务这个类别上,坦率说,让评委们惊喜的空间并不多。有些社区服务空间还停留在传统风格。

说到底,在社区里用心设计的服务设施还不够多,这是下一步城市发展更新需要努力的方向。

记者:大赛举办之初,您曾经提出过几条美好空间的标准。然而如今城市更新已进入精耕细作的新阶段,标准是否有所提升?

蒯大申:我提出的注重功能性、审美性、公共性3点也许还没有变,它们是大方向。如今,社区公共空间已经从过去的“有没有”,升级为“美不美”,以及进一步追求“好不好”。

在符合3点的基础上,华院邻聚荟提供了一个升级版样本,比如人性化细节、对本地环境的尊重、和自然对话、开放复合利用等。

社区空间,服务人是第一位的。未必追求高投入,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尽力做到最好。希望未来的社区更新,有更多类似的努力